美日尋找稀土替代品將目光瞄向月球
近來,西方媒體不斷炒作所謂“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扼住了西方的戰略資源”。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日本等西方大國也動作不斷,努力尋求“中國稀土”的替代品。 已將目光瞄向月球 美國的策略是尋找中國以外的稀土產地,并醞釀恢復開發本國過去封存的稀土礦山。例如,美國眾議院已在9月29日通過了H.R.6160號法案,即《2010年稀土與關鍵材料振興法案》,授權在美國境內開發稀土材料,以解決短期性的稀土材料缺乏,確保對美國國家安全、經濟與產業方面需求的長期供應。 缺乏稀土資源的日本則謀求開發蒙古、澳大利亞的稀土。10月2日,日本首相菅直人會見到訪的蒙古國總理蘇赫巴托爾-巴特包勒德,雙方決定在蒙古聯合開發稀土資源。 11月19日,訪問日本的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宣布與日本結成“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在聯合聲明中稱“日本在蒙古開發稀土等礦產資源是至關重要的”。額勒貝格道爾吉還稱,強烈期待日本企業參與稀土、鈾礦等資源開發。 11月23日,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對到訪的日本外相前原誠司說:“澳大利亞政府理解稀土在全球的戰略意義……澳大利亞準備成為日本長期、安全、可靠的稀土供應者。” 此外,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科學”網10月4日報道,美國布朗大學地質學系的行星科學家卡爾·皮特爾斯稱,月球上的一些地區聚集了稀土。皮特爾斯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繪制月球礦物圖項目的主要負責人。 日本讓研究計劃提速 11月10日,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與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大畠章宏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部長會議時,討論了聯合研究稀土回收和稀土替代材料的問題。 11月18日,大畠章宏與訪日的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簽署了聯合聲明。聲明表示,日本和美國將加強在稀土領域的合作,共同開發稀土替代材料。那么,日本和美國對稀土替代材料的研究,發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從2007年開始,日本經濟產業省就出臺了稀有元素替代品研究計劃,但進展不大。今年10月1日,大畠章宏說,為了擺脫稀土進口嚴依賴中國的現狀,將提前實施開發稀土替代材料的計劃,同時準備在更多國家開發稀土,實現稀土多渠道供應。他說,開發稀土替代材料的具體措施包括,要在一年內開發出鈰的替代材料并達到實用化。鈰常被用于玻璃添加劑和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此外,在總計17種稀土元素中,日本此前僅針對6種稀土元素開發替代材料,今后將為更多種類的稀土開發替代材料。 美用納米技術尋求突破 美國早就認為,稀土事關美國國家安全。所以,美國雖然擁有占全球13%的稀土儲量,卻積極開發稀土替代材料。 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斯天體物理數據系統的官方網站稱,早在1989年11月,美國材料研究學會在波士頓舉行的年會上,就有人發表論文稱,人造放射性元素鋦(curium)可以代替稀土的一些特定用途。 稀土永磁體是以稀土元素為原料生產的金屬間化合物材料,其在節能領域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據美國“技術評估”網10月15日報道,美國近來明顯增加了對能減少或避免使用稀土的永磁體的研究經費。例如,能源高級研究項目投入了700萬美元。在其中的一個研究項目中,內布拉斯加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用鐵鈷合金來增強永磁體的磁性。目前這種材料已在市場上出售,但其磁力不到最好的稀土永磁體的一半。這些研究人員試圖推斷出該合金的結構矩陣,以便重新安排其分子排列方式,以制造出磁力更強大、更持久的永磁體。 在能源高級研究項目資助的另一項研究中,特拉華大學的研究者正在研究某種納米合成材料,將長度僅為20至30納米的稀土磁性材料粒子與不含稀土的錫鈷合金材料混合。該材料在理論上可以產生的磁力,是現有最好的永磁體的兩倍,而且稀土的用量大大減少。 能源高級研究項目還資助了位于紐約的通用電氣公司全球研究機構,該機構試圖通過納米粉末的重新排列生成新材料。領導該研究的通用電氣公司高溫合金與處理試驗室經理盧阿那·洛瑞歐稱,該材料本身不穩定,所以在納米尺度上的生產過程中,控制其排列至關重要。通用電氣公司估計其納米合成材料的磁力將比現在最好的永磁體強35%,但同樣體積僅使用現有水平40%的稀土。洛瑞歐希望兩年內這項研究能制造出直徑為數厘米的樣品。 但“技術評估”網承認,這些納米尺度的稀土替代材料研究必須在幾年后才能有成果。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