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歐不滿中國稀土新政 采取對華暴力乞討對策
提要求、被拒絕、遭拒后心有不甘,這似乎成為西方各國在遭遇中國“稀土新政”時必過的三道坎兒。英國路透社5日透露,日本產經相表示,他計劃本月訪 華,希望能確保對日稀土供應;德國《每日鏡報》8日稱,德國官員在與到訪的中國副總理李克強會見時要求中國改變稀土出口政策,但遭拒絕;此前,美國貿易代 表辦公室聲稱,由于中國拒絕了美有關停止稀土出口限制的請求,美國可能會向世易組織申訴。
顯然,美日歐認為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動了他們的“奶酪”。相對往年的“白菜價管夠”,2011年上半年稀土出口配額較上年驟降35%,只好稱作 是“管了不管飽”;中國財政部去年12月15日發布的提高部分稀土產品出口關稅的通知,意味著“白菜價”時代的一去不返。美日歐一向嬌生慣養的“胃”,哪 里遭過這種罪?肚里沒糧,心中發慌――他們對中國用36.4%的儲量承擔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應的事實充耳不聞,中國關于各國共同承擔全球稀土供應責 任的呼聲也全當沒聽見,他們只顧扯著嗓子朝中國喊:“我餓!”
西方狼吞虎咽便宜占盡 日本挖地三尺機關算盡
中國合情合理的稀土“變法”,開弓沒有回頭箭,各國心底里也都明鏡兒似的:請求,指責,申訴,一時鬧鬧也就罷了,真靠那個,非把等米下鍋的本國 科技企業餓個臉兒黃不可。稀土有“工業味精”之稱,發展現代戰略新興產業,實在是“不可一日無此君”。各國看清形勢后,便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一輪“淘稀 土熱。”
以最“饑渴”的日本為例。多家外國媒體報道稱,日本企業從中國收購做精密儀器剩下的碎玻璃,以從中提取稀土。有分析稱,日本這種零敲碎打、偷梁 換柱的小動作并不是第一次,這種貿易中的“小魔術”只是一系列配套獲取稀土做法中的一步。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將于2011年2月派遣官方與 民間代表團訪問蒙古國,計劃向蒙古銷售小型觀測衛星。日本建議將此衛星運用于在蒙古的稀土資源勘探,支援蒙古稀土資源的早期勘探,以求保障日本的稀土資源 供給。此外,日本的“稀土觸角”還伸向了越南、印度、澳大利亞等國。
另外,日本政府已決定投資20多億美元研究稀有金屬的開發與替代技術,目前有些大學已研究出不使用稀有金屬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型磁性材料,即 通過改變普通磁性材料的原子排列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該材料的磁性。開源之外,日本還不忘節流。據日本新聞網1月6日消息,日本經濟產業省為確保稀土資源供 給,決定拿出420億日元的(約合人民幣33億元)資金,對于節約使用稀土資源的企業進行補助,該制度也適用于從事稀土資源回收提煉的企業。
電子工業大國韓國也不甘落后。《澳大利亞人報》4日報道,韓國2011年將在澳大利亞、越南、吉爾吉斯斯坦和南非開發稀土資源,此前,韓國已宣 布與日本合作在海外開發稀土資源。嚴重依賴能源和礦產品進口的韓國在2010年12月表示,將在2019年前把稀土和鋰自給率從2009年的7.3%提高 近三倍,至26%。此舉為韓國大規模提高礦產品自給率措施的一部分。
對于守著金飯碗要飯吃的美國來說,想填飽肚子更不用像日本那樣吃相難看。2010年12月20日,接受了日本參股的美國聯合石油集團鉬公司 (Molycorp)宣布帕斯山稀土礦即將恢復開采。業界在評估了該公司生產潛力后,認為只要澳大利亞礦產公司也加入到增產隊伍當中,中國對稀土貿易的 “壟斷”不久即將打破。須知帕斯山礦床礦脈厚度達2.4公里,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成為年產4萬多噸的超大型稀土礦,一個帕斯山幾乎可以滿足當日整個世界 的有效需求。
中國何嘗是飽漢子!
經歷了數十年廉價出口之后,中國的稀土資源已經處于一個危險的資源安全臨界點:根據商務部的相關數據,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 減37%,只剩2700萬噸;據中國海關統計,去年1至10月我國共進口稀土金屬礦10381噸,首次突破1萬噸,同比增長144.09%;據《科學時 報》報道, 隨著我國稀土產業的快速增長,開采方式粗放、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凸顯。如包頭稀土礦資源利用率僅10%-15%,四川德昌稀土礦選礦回收率 不到30%。在包頭郊區,由于包鋼煉鐵形成的稀土廢渣隨廢液通過管道輸送到尾礦壩堆積,日積月累,形成了目前容量達1.7億噸的“稀土湖”。
而西方的“大肚漢子”們卻一直在藍天碧水的優美環境中對中國的“稀土白菜”起勁大嚼,不僅吃得肚皮溜圓,還可勁兒往懷里揣。精明的日本人早在上 世紀80年代就出臺稀有礦產戰略儲備制度,儲備對象包括鎳、鉻、稀土等10種稀有金屬。1985年,日本著手建設占地面積達幾萬平方米的國家儲備倉庫。坊 間傳言目前日本存量夠用20年以上。美國一份統計報告顯示,2009年,儲量占世界36.4%的中國,稀土產量占世界產量的97%;美國稀土儲量占世界 13%,而去年的產量為零;俄羅斯儲量占世界19%,去年的產量僅能滿足國內企業的需求。
削減稀土出口配額是中國政府根據環境資源的現狀做出的明智決定,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將在此舉之外,通過 頒布稀土合金出口配額、成立稀土協會、推出稀土期貨等方式對稀土相關行業實施更為嚴厲的監管措施。《中國證券報》的一則消息印證了上述可能:醞釀已久的 《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通過了環保部審核,目前正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層面進行審批。由于該標準對稀土企業的排放、能耗總量做出了細致規 定,故行業人士透露,在未來2-3年內將有大批稀土冶煉分離企業需要增加對環保設施的投入,行業內這部分的投入將超過10億元。
不僅如此,“稀土行業準入條件”以及“稀土工業發展規劃”等都在修改制定當中。此前國內媒體報道稱,稀土工業發展規劃為解決國內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將對近100家稀土分離企業進行重組,總數將削減到約20家。
美日狼狽為奸圍攻中國
既然如此,“中國稀土威脅論”何以會甚囂塵上,成為國際舞臺上流行的交響曲呢?日本《讀賣新聞》對其外相前原誠司訪美的一則報道,道出了其中玄機。
當地時間6日,前原誠司在美國華盛頓戰略國際問題研究所(CSIS)發表演講,提議在亞太地區創建以日美為主導力量的“亞洲新秩序”。盡管前原 表示期待中國在這個“新秩序”構想中發揮作用,明眼的《讀賣新聞》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亞太新秩序”就是針對中國的。報道稱,“因為在撞船事件、稀 土限制出口以及延坪島炮擊事件后中國放縱朝鮮”,顯示出了中國的“不守秩序”及“異質性”,在此背景下“價值觀相同的日美韓三國合作框架更顯重要”。
美日看中國歷來是要戴政治眼鏡的,透過這層眼鏡看稀土,稀土就是政治。星島環球網曾有消息稱,日本政府決定提高約400種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 明面的理由是中國富了,不再是其“扶危濟困”的對象,實際上卻是以調高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反制中國在稀土政策上的收緊,雖然日本另一邊從未放棄以私下交易手 段變相從中國獲取稀土資源。香港《文匯報》4日報道,日本計劃今年4月起在最東端的南鳥島近海展開為期一年的海底資源勘探,以了解是否藏有稀有金屬或稀土 “富鈷結殼”。劍鋒所指,意在中國,讓人再次領教了日本的險惡用心。美國在把稀土問題政治化方面更具想象力。美國《福布斯》日前發表題為“中國稀土政策背 后的動機”的署名文章,作者約翰?李稱:“中國作為全球稀土最主要供應國的地位并非事出偶然”,是處心積慮運作的結果,“中國正試圖借此提高其戰略影響 力”。文章深入到中國“靈魂深處”分析道,“許多需要稀土金屬的產品都屬于利潤豐厚的前沿產業。有人懷疑,非法優化進口技術已經成為中國國內許多領先企業 的一個主要策略,而這種行為得到了中國政府的默許。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中國是否正成為全球經濟系統中負責任的參與者,答案不言自明。”有的吃就低頭猛吃, 沒得吃就張嘴罵娘,美國式的狂妄無理果然別有風味。
不過約翰?李有一句話說得在理,那便是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將影響深遠――不是因為美日企業的惶恐,而是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象征了中國國家利益的覺醒。以后的中國資源,恐怕都得照這個賣,吃慣了便宜大餐的大佬們,且慢惶恐!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