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多晶硅項目原則不再批準
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條件》),《條件》規定,在政府投資項目核準新目錄出臺 前,新建多晶硅項目原則上不再批準。但對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節能環保等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組織論證和核準。
該 《條件》對多晶硅生產的選址、能耗、環保、規模做出了明確規定和限制。其中新建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于3000噸/年,自然保護區、水源區、居民 區等環境1000米內不得新建多晶硅企業、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應小于60千瓦時/千克等規定,將影響大部分企業。
據了解,目前中國17萬噸規劃產能中,60%以上是單線3000噸以下的產能。中投顧問能源首席分析師姜謙指出,《條件》出臺后,多晶硅行業將出現巨變,弱者出局,強者地位更加鞏固,未來國內將出現七八家大型多晶硅企業。
《條件》醞釀時間長達一年多,在這一年多時間里,多晶硅產能是否過剩一直就是業界爭論的焦點話題。盡管我國的多晶硅規劃產能已經達到了17萬噸,但是實 際產能不足6萬噸,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前11月,我國累計進口多晶硅已經達到41898噸,預計全年進口量將達到 4.5萬噸左右。一邊大規模進口,一邊說國內產能過剩,這種矛盾是造成業界爭論不休的根源所在。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光伏專委會主任趙玉文就指出,“中國的多晶硅從始至終未出現過剩的情況。我們一直在進口,還有40%的材料缺口,在今后5年之內,多晶硅仍然滿足不了需求。”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