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儲備資金或出籠 稀土市場生變
頻頻出臺的政策又在攪動中國稀土業。
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決定自4月1日起,將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統一上調10倍。《中國經營報》記者又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家將會出巨資連續漸進用于稀土儲備。
從2007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在當年的“稀土生產計劃工作會議”上提出“適時建立國家稀土儲備制度”至今已經過去4年,隨著市場的變化,儲備的作用、必要性都在不斷被修正,不斷被爭論。
國家儲備一直被視為保持稀土價格穩定的重要舉措,但記者了解到,由于稀土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國內稀土應用企業技術水平的低下,國內應用企業無 法利用資源優勢獲得研發機遇,國家資源換技術的初衷落空。而此次稀土儲備政策的出臺將引起國家和企業、中央與地方愈發激烈的博弈。
爭議儲備時機
權威人士向記者表示,有可能為數百億元用于國家儲備,主要是因為這一年多來,稀土價格上漲過快,記者隨后致電工信部、發改委國家儲備局詢問此事,截至發稿為止,均未得到回復。
據記者了解,按照2010年以前的統計,中國稀土資源的年產值在400億元人民幣左右。經過2010年的上漲,與2009年底的價格對比,目前主要稀土的價格都已經翻了4倍,在不考慮產量擴大的情況下,粗略估算整個產業的產值超過1500億元。
“在目前的情況下,國家儲備不合時宜,提出國家儲備的初衷是希望利用儲備防止供大于求而造成稀土賤賣,現在顯然不可能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對記者表示,一旦國家儲備就很難再投入市場,會造成供應局面更加緊張。
上述專家的看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業內人士的觀點,3月30日上海有色金屬網的報價顯示,受市場青睞的氧化釹、氧化鐠、鐠釹氧化物的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噸54萬元、51萬元、50萬元,比2月中旬又上漲了50%以上。
而稀土精礦的價格漲幅更加驚人,2010年5月,記者在包頭白云鄂博礦區了解到的價格是每噸5000元至6000元,而如今,黑市價格已經飆升至每噸5萬元。
最近3年,中國稀土生產指標都在8萬噸左右,呈遞減趨勢。雖然2011年的指令性生產指標尚未公布,但業內已經默認為8萬噸左右,與世界需求的差距為4萬至5萬噸。在未來2年至3年內,中國的稀土供應量都將決定世界稀土市場的價格。
3月30日,記者從包頭有關部門了解到的情況是,關于國家儲備的細節還在商議中,地方政府與中央之間就企業儲備和國家儲備尚存爭議。爭議的焦點則是這部分儲備來自于指令性計劃之內,還是另給指標?
“外界傳聞幾百億元用于國家儲備,可能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現在價格已經是高位了,要考慮儲備市場的影響。”包頭稀土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 安四虎指出,倘若占用本來就緊張的計劃生產指標,儲備無異于給已經瘋狂的市場火上澆油,由于國家儲備是基于戰略考慮,收儲之后就不會輕易拋出。
事實上,從去年5月開始,包鋼稀土(88.42,1.07,1.22%)公司就已經在做稀土儲備的試點,但性質屬于企業收儲。當年初,內蒙古自 治區人民政府批復了《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資源戰略儲備方案》,由包鋼稀土牽頭實施“興建10個稀土氧化物儲備設施,總儲備量在20萬噸以上”的包頭稀土原料 產品戰略儲備方案。
下游企業苦不堪言
日前“稀土資源稅上調10倍”的消息已經讓外界對稀土生產企業的經營感到擔憂,但實際上,真正承受壓力的是下游應用企業。據了解,目前在國內沒有緩沖機制,資源成本直接傳導至下游企業。
按照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通知,調整后的稅額標準為:輕稀土每噸60元(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礦);中重稀土每噸30元(包括磷釔礦、離子型稀土礦),而此前我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規定,稀土所屬的“其他有色金屬礦原礦”稅額僅為每噸0.5元至每噸3元。
一般而言,北方重稀土礦石多從鐵礦石中提取,品位在5%至10%之間,一般10噸原礦能生產出純度為50%的稀土精粉。而南方重稀土的品位要低得多,一般在1‰至7‰,往往要上千噸原礦才能生產1噸稀土產品。
江西贛州礦業公司副總經理賴兆添此前對媒體表示,新的資源稅實施之后,重稀土的稅負成本會從現在的每噸幾百元上漲45000元。而內蒙古和四川的稀土企業所面臨的壓力就小得多,品位高的礦石的利潤明顯上升。
事實上,此次稀土資源稅上調并未引起資源類企業的太多關注,雖然稀土概念股票有所波動,但企業本身反應平靜,尤其是北方輕稀土企業。
因為按照新的稅率核算,輕稀土企業每噸稀土精礦只需繳納約700元的資源稅,這與每噸數萬元的售價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企業的毛利率依然在80%以上。
四川一位企業主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新的資源稅標準相對企業利潤來說,還是太低,可能起不到資源優化利用的作用,“就我的企業而言,我能承受每噸精礦增加2000元成本的壓力。”
南京稀土應用學會副理事長王仲山認為,這次的資源稅漲幅雖然驚人,主要原因是過去的標準太低。他說,按照市場行情,輕重稀土的資源稅分別最少應收到每噸100元和每噸50元,也就是比現有金額高66.7%。
相對上游企業的從容,應用型企業就只能用苦不堪言來形容了。過去一年,這些企業承受了價格上漲3倍的壓力,如今已經到了虧損的邊緣。上述企業家 告訴記者,價格再這么漲下去,就只能關閉部分機器,減產、裁員以求保本,“如果這個時候再搞大規模的國家儲備,我們怎么生存下去?”
據了解,為了應對稀土價格的“瘋漲”,許多稀土應用企業都加入到了儲備稀土的行列,雖然目的不是為了囤積,但實際上已經產生了囤積的效果,市場上的稀土價格上漲更快。
而記者2010年5月在包頭白云鄂博地區已經目睹了許多非稀土行業的人士在著手儲備稀土精粉。而這一年中,當地黑市的稀土精粉價格最多時漲了10倍,連此前一直滯銷的氧化鑭、氧化鈰都出現了搶購現象。
延伸閱讀
資源換技術之困
沒有人質疑中國稀土價格猛漲得益于國家政策和市場預期,但原本期待用資源整頓助推國內稀土應用產業快速崛起的設想并沒有實現。
記者了解到,由于政策出臺沒有統籌性,如今實際上已經形成了顧此失彼的局面,不受控制的價格,已經完全打亂了國家資源換技術的步伐。
“國家原先想通過高價格減少國外的購買需求,更能‘迫使’國外企業進來合作辦廠。”包頭稀土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安四虎說,企業的考量與國家的設想并不一致,沒想到國外需求并沒有減少,而是接受了高價格,從而也拉高了國內的價格,殃及國內下游企業。
記者從內蒙古、四川、江西等省區了解到,因為數量有限,稀土出口配額指標的轉讓價已經由每噸20萬元猛漲到每噸50萬元,企業為了多賺50萬元的利潤更愿意將稀土賣給外國人。
“原先說是要保國內,現在變成保國外了,這是對中國稀土政策一個諷刺。”安四虎認為,出現這樣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各種政策之間的配合不好,考慮的過于簡單,政策與市場脫節。
雖然全球許多國家都將稀土列為戰略資源,但稀土生產商與其他資源企業一樣,也具有天然的趨利性。業內人士表示,希望企業為了國家的長遠戰略犧牲利益可能性很小。
事實上,許多受訪的專家和企業界人士都在反思目前中國“上緊下松”的治理方式。一位匿名的專家指出,國家限產導致稀土價格猛漲,但對下游企業的 原材料使用上又完全尊重市場,沒有一個針對國內市場的緩沖措施,讓本來就在資金、技術上完全出于劣勢的中國企業與強勢的美日企業直接競爭,結果可想而知。
此次日本地震,全球的部分核心電子元件都出現短缺,而這些元件中均用到稀土,但中國企業在此次市場機遇面前集體緘默,原因就是應用技術落后。
“目前國內企業的發展多數是在量上擴張,希望在低端領域占有市場份額。”上海國元證券(12.46,0.20,1.63%)分析師蘇立峰指出,技術落后,一方面使中國的高端核心產品依然依賴進口,另一方面低水平量的擴張又加大了對資源的需求,使用效率低。
蘇立峰對記者表示,稀土價格太高也讓應用型企業面臨的更大的研發壓力,因為資本都跑去炒資源了,下游企業的融資難度加大。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