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勾結”加劇中國稀土環保債
【中鎢在線新聞網-鎢新聞】
中國稀土背負累累環保債稀土業本就是高污染的,而中國還長期于零環境成本的“裸奔”狀態。
稀土業是一個污染嚴重的行業。其實,稀土元素本身的毒性并不高,但稀土的開采和提煉過程,卻會嚴重制造污染。首先,稀土礦往往伴隨釷、鈾等放射性物質,產生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其次,提取微量元素時需要用大量化學藥劑,產生的廢液直接威脅著地下水安全,危及人體健康。更不用提,開采可能帶來的山體松動、滑坡等問題。
中國的稀土開采長期處于零環境成本或極少環境成本的“裸奔”狀態。什么是環境成本“裸奔”?先了解一個概念“完全成本”——企業科學開發、合理利用資源所付出的各種成本的總和,包括生產成本、期間費用(銷售、管理和財務費用)以及稅費成本。其中稅費成本正是資源和環境成本的體現。而中國雖然開征了資源稅和礦補費等稅目,但稅目不完整、征收不規范,大部分資源成本和環境沒有計入稀土精礦的稅費成本中。
在中國稀土行業最大的上市公司包鋼稀土的成本結構中,環境成本基本沒有計入。如此的稀土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觸目驚心,還導致稀土礦附近村莊癌癥患者激增。這樣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稀土造成的環境污染觸目驚心,從某種意義上看,毒害性僅次于核泄漏。內蒙古包頭、四川冕寧、江西贛州等中國稀土主產地,山川易色、水土惡化已然持續多年。根據國家多部委聯合調查所得的贛南環境報告,稀土開采污染遍布贛州的18個縣(市、區),涉及廢棄稀土礦山302個,遺留的尾礦(廢渣)達1.91億噸,被破壞的山林面積達97.34平方公里;其中,僅治理殘留的廢渣就需70年。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公開發言中指出,經初步測算,僅恢復治理贛州因稀土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就需要380億元。
而稀土開采帶來的生態惡果更導致癌癥和其他健康問題高發,稀土礦附近村莊癌癥患者激增,如在包鋼“稀土湖”正西2公里處就出現一處遠近聞名的“癌癥村”。稀土帶來的大量經濟收益,只是讓生產者和銷售者得利,大量環境代價、社會代價卻讓當地居民來承受。
政府出手行政干預,被“有心人”用來制造腐敗溫床環境污染“鐵證如山”,政府當然不能“坐視不管”,出手行政干預
自2008年起,中國開始加緊對稀土開采的管制,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關停重組大批所謂“散、亂、小”的礦山,整合為北方和南方兩大開采商和加工商的聯合體;建立稀土儲備制度,由政府設定行業準入條件和批準開采者;提高稀土產品出口關稅和稀土資源稅……
其中,最重要的是從2010年開始頒發稀土出口許可證(2010年,中國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額總數比2009年減少了近40%),且配額逐年下降。但是國內的產能并未隨之下降,這樣的配額當然滿足不了社會需求,于是出口配額本身價格的大漲。根據國家規定,出口許可證的轉讓和買賣是非法的,事實上這個市場不但一直存在,而且最近幾年來日益搶手。2011年一噸稀土的出口許可證的市面價,從幾年前的幾千元漲到了40-50萬元,這幾乎使得出口許可證的身價已超過稀土礦產本身。
于是,稀土行業滋生了難以控制的灰色交易與腐敗現象
以稀土出口配額制度為例,每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配額由商務部確定,總量相對固定,地方有時還會根據市場情況追加配額,很多企業通過一些“非常手段”爭取這部分配額,這個“灰色地帶”便成為腐敗高發區。重要關口的領導除了能拿到現金,還有礦上的股份。從村委會干部到礦管局、林業局、國土局、環保局等監管部門,只要夠得著的,一個都不少。更不用說官員利用職權充當非法開采者的保護傘。此次被判刑的鄺光華并不是個例,有媒體曾刊文揭秘了江西涉稀土礦產非法開采的官商勾結黑利益鏈,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之妻亦被曝涉及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潘逸陽落馬,據媒體報道也或涉稀土資源腐敗。
其實,除了上邊的領導,基層工作人員失職瀆職同樣不在少數。中國稀土走私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有專人分別負責采購、收貨、報關。通常,稀土走私的公司或個人先到內蒙古、江西等稀土主產區采購,再通過合法公司進行報關,以更換產品名稱或以稀土合金的形式進行出口牟利。沒有當地政府管理人員的配合,事情常常無法做成。據報道,中國“重稀土之鄉”江西龍南稀土稽查系統5個稀土檢查站曾在一年內幾乎“全軍覆沒”,30多名稽查工作人員因為濫用職權,收受非法運銷稀土老板“好處費”被查處。
環保問題仍舊沒有改善的跡象,甚至還有變壞的趨勢形成一個怪圈:為了環保配額,企業沒有配額花錢打點,生產成本縮減,污染更嚴重
其實,擔心稀土開采的環境成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開采企業收取環保費,將環保成本內化于稀土價格當中(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即是如此)。采取出口配額、關停重組、采礦權緊縮等一系列措施,構建的是一個通過行政權層層審批和準入的壟斷市場。管制行為遇到巨大的利益誘惑時,往往會滋生難以控制的灰色交易與腐敗現象。2006年的山西焦炭窩案便是前車之鑒,稀土也不例外。中國近年來對稀土的產銷管理越來越嚴,環保依舊無解,甚至還有變壞的趨勢。
以“黑礦”(非法生產的稀土產品)為例,在配額制度施行之前它確實已經存在,但并不如此泛濫。如上文所分析,配額的初衷是為了環境保護,規范出口秩序。指標減少,產能并沒減。巨大差額使得“吃不飽”的稀土分離企業通過各種錢權交易等“非常手段”打點管制部門來生存,打點完一輪,資金更短缺,只有在稀土的生產成本上縮減,更不會遵守《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廢水隨意排放更加嚴重。其實不止“黑礦”,龍頭企業也是如此,包鋼稀土近幾年多次因為環評問題差點得不到配額許可,當然,最后都順利搭上了“末班車”。
這樣的無序亂采也是資源魔咒,2011年是稀土資源價格暴漲的一年,而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的稀土的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高出足足120%,可見黑市流通之恐怖。那么,也可以想見,造成了多嚴重的環保災難。
中國稀土世界第一是在低廉的開采成本(未考慮環境成本)下取得,背負累累環保債,但要通過行政權層層審批和準入來管制來改善環境、整頓行業,在環保尋租常見的情況下,似乎只會讓行業更加“亂象叢生”。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鎢在線”,了解每日鎢鉬最新價格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