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稀土全行業虧損近8個億
由于稀土價格持續下行,去年我國稀土全行業虧損近8個億,很多企業面臨停產半停產。這是繼2014年稀土行業首現全面虧損以來,連續第二年虧損。
一位稀土業內專家表示“去年六大集團中有五家虧損,還有一家盈利也是十分勉強,因為采了以前的尾礦,沒交資源稅才有利潤的!
2015年,稀土產品價格平均下跌15%,已跌入歷史底部,迫使行業進行重新洗牌。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合金分會技術顧問王仲山表示,去年不少小企業,其中小型稀土商業公司為多,已經自動退出市場,這種洗牌也有利于出口量增價跌現象的改變。
他分析,當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銷路,其根本是產能過剩。從歷史上看,中國稀土年產量達11萬噸左右就可以完全滿足內銷和出口,近年來仍然年產量大于需求造成大量庫存。因此去產能、去庫存是行業必須經歷的。
對此,稀土業內資深人士從供給端提出建議:繼續收緊指令性計劃指標;加強打黑整頓,對開采、生產、流通、出口各環節加大監管力度;區域責任制落實;環保嚴查,增加產品中環保治理成本比重。
今年2月,國土資源部下達首批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5.25萬噸。業內預計,全年指標量將控制在和去年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