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從巖石上的雕刻,到現在的磁介質數據存儲,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在用各種手段保存信息。盡管在過去幾十年里,人類存儲的數據量出現了極大增長,但要將數據保存一段較長的時間還是十分困難。
成功保存信息的關鍵是保證信息不丟失,但如果我們想使信息保存的時間超過人類本身,那就得有不同于日常存儲所用的介質。來自荷蘭屯特大學納米技術研究所的研究者耶羅恩?德?弗瑞斯指出,在極長的時間內進行數據存儲是有可能的。
目前廣泛應用的硬盤驅動器可以存儲大量的數據,但只能在室溫下使用大約10年的時間。這是因為硬盤的磁能勢壘較低,因此在一段時間后,其上面儲存的信息就會逐漸丟失。CD和DVD光盤、紙張、磁帶、陶瓷、泥版和石頭等介質的壽命也是有限的。如果要使信息保留更長的時間,我們就需要尋找新的介質。
關于為什么要存儲這么長時間的信息,我們可以設想很多場景。耶羅恩?德?弗瑞斯說:一個場景是一場災難摧毀了地球,人類社會需要重建;另一個場景是,我們要為未來的智慧生命,無論是地球上的人類后代,還是來自外星球的外星人,留下某種遺產。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會考慮將信息檔案存儲上百萬年,甚至是十億年。
為了保證數據的穩定性,需要在信息與外界之間設置一道能量勢壘;而為了證明這些數據能在數百萬年之后依舊能夠讀取,研究人員進行了一次老化測試,以了解能量勢壘是否足夠保證數據不會丟失。德?弗瑞斯說:根據阿累尼烏斯模型,存儲介質如果能在473開爾文的烤箱中放置1個小時的話,那它就能在至少一百萬年后還能繼續工作。
測試完成之后,研究人員發現鎢晶片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老化,而且還能容易地讀取信息。當溫度繼續升高的時候,事情變得復雜起來。在713開爾文時,破解QR碼變得十分困難,盡管鎢并沒有受到影響。德?弗瑞斯說:“接下來的研究將了解這種數據載體能否經受住更高溫度的考驗,例如一場家庭大火。不過,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非常穩定的地方,例如核儲存設施,那這種晶片及其上面的數據或許就可以保存數百萬年的時間。